泄水孔也叫排水孔,就是用来泄水、引水的孔道,主要的作用是排水泄洪,下面是它的具体作用及布置位置、数量、形式的要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泄水孔的作用
进口有一定淹没深度的坝体泄水建筑物,可供泄洪、预泄库水、放空水库、排放泥沙或施工导流。泄水孔一般设置在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如重力坝、拱坝、支墩坝的体内。需有闸门控制,可随时提闸放水。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进口曲线段(进水口)、闸门井段、渐变段、孔(管)身段和出口段。
挡土墙泄水孔(也叫排水孔)一般在地面以上50cm开始设置若干排,其作用就是排出挡墙背后的地下水,减小墙背土体的孔隙水压力。
二、泄水孔的布置要求
(一)泄水孔的设置位置
1、泄水孔在拦挡坝上的横向设置宽度范围,不得超过坝基宽度和坝肩,即泄水孔应在溢流口宽度范围内的坝体上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泥石流中的洪水通过泄水孔后冲刷坝体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坝基淘蚀而出现溃坝现象。也能确保泥石流来临时泄水孔位于主流断面而快速疏排洪水。
2、泄水孔在拦挡坝上的横向设置宽度范围,不得超过坝前排导槽的设置范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泥石流中的洪水通过泄水孔后没有进入坝前排导槽,从而可能出现水流造成排导槽淘蚀而损坏。
3、泄水孔在拦挡坝上的竖向设置范围,应与溢流口底部有不少于50cm的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泄水孔距溢流口过近,造成溢流口刚度偏小而可能在泥石流的冲击作用下损坏。
4、为防止拦挡坝某一断面上多个泄水孔的竖向投影重叠而影响坝体结构安全,故泄水孔宜尽量设置成为梅花型,且间距不宜小于1.5~2.0m。
(二)泄水孔的设置数量
1、泄水孔的设置数量与坝体的截面、泥石流的流量与性质、泄水孔断面规格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泄水孔的设置数量应能确保泥石流中的洪水快速顺利的排走。
2、泄水孔的设置数量较多,可有效提高泥石流中的洪水过坝。但设置数量过大,必然降低拦挡坝的坝体结构抗剪、抗冲强度等。而如果设置数量过小,将大幅降低泥石流通过坝体时的水与泥(沙或石)有效分离效率。
因此,一般情况下,泄水孔在坝体上的总面积不宜超过坝体面积的15%。在此基础上,结构泄水孔的设置形式合理设置泄水孔的数量。
(三)泄水孔的设置形式
1、泄水孔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圆形、方形、矩形、梳齿形等形式,可以依据泥石流的性质、颗粒大小、物质成分等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定。
2、泄水孔的设置形式虽然有多种形式,但笔者更喜欢圆形泄水孔的设置。这是由于圆形泄水孔施工简单方便,而不似方形或矩形施作麻烦,也更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泄水孔的直径与泥石流的性质相关,但一般情况下多为20~40cm,以顺利排出洪水和拦积设计要求颗粒为依据。
4、当泥石流沟谷常年有水流时,宜在拦挡坝体的沟道上设置截面较大的泄水涵洞。这样做的好处是:
1)方便沟内水流顺利通过坝体,防止沟水在坝体后部蓄积而影响坝体的长期稳定性。
2)泥石流暴发通过拦挡坝时,可有效确保水头段的水流快速通过坝体,可有效减小坝体所受到的冲击力。
3)方便拦挡坝施工期间的人员在坝前与坝后走动,从而大大方便了工程施作时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
1、设置过水涵洞后,在此标高范围内的拦挡坝身不宜再设置泄水孔,而可在过水涵洞顶以上不小于0.5m的坝体上均匀布置,且涵顶第一排泄水孔应与过水涵洞的主轴错开。
2、由于过水涵洞截面较大,故不宜设置在坝高小于5m的拦挡坝身,坝高小于5m时可采用大截面预制管涵进行替代。
3、为防止过水涵洞截面过大影响坝体结构安全,故一般情况下过水涵洞以能顺利排走沟内非暴雨工况下水流的流量为依据,其过流断面多采用1.0~2.0m,且涵顶距溢流口应有不小于2m的高度。
以上就是泄水孔的作用、布置要求。更多地产专题相关知识,欢迎关注地产文库。
相关资料:
路基滑坡治理深部泄水孔仰斜式排水孔施工工法(17页).doc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桥台或挡土墙泄水孔质量检验评定表.xls
新建厦深铁路桥泄水孔引排施工方案(12页).doc
灌溉闸及泄水闸施工方案(22页).doc
玉溪二桥深水孔桩施工方案(钢护筒平台)(11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