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已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试点,然而成功的田园综合体却寥寥无几,本文将分析影响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几大因素,找到当下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困境,一起来看看吧。

一、概念性规划,闭门造车
田园综合体的成功离不开市场分析、总体定位、产业选择、业态组合、开发策略、创新营销、运营模式、创收回报等,规划人员应选择相关从业人员,实地考察;切忌纸上谈兵,提出不切实际及符合市场需求,待项目落地才发现根本不可行。
二、生搬硬套
项目规划人员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国内或国外成功模式,未能因地制宜,结合特定区域的实际情况。
三、缺乏严肃的消费链设计和基于消费心理的消费环境营造
虽然不少投资人是基于“田园风光”打旅游牌,但是“缺乏消费链设计和消费环境营造”,而且中国多数投资人压根儿就不懂“消费链设计”是怎么回事,明显缺乏有参与国际休闲旅游类项目消费链设计经验的专家,只是靠个人喜好做单体设计的人太多,各种单体设计之间缺乏“融合度”。产业规划及资源配置未能结合商业环境做分析,成了投资陷阱。
四、只玩概念
不少投资者以投机心态骗国家补贴,忽悠政府拿地,炮制了一些貌似特色小镇的概念,其实只是换了马甲的房地产,原型毕露之后,投资者退场,项目“休克”。
五、缺乏合格的投资运营主体
谋划田园综合体项目,应当清醒认识到:一方面,农村生产力水平太低,农民中能脱颖而出有投运能力的优秀农民毕竟非常稀少;另一方面,城市产业资本、产业力量进入农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障碍或者“陷阱”。因此,田园综合体项目普遍缺乏职业化的投资运营主体。如果没有合格的投资运营主体,任何投资几乎是在玩“打水漂”游戏。
总的来说,一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从规划到运营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此外,政府在选择投资商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让投机分子扼杀了整个项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本站旅游地产栏目。